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资料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身边的榜样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2019/12/11 点击量:

——记我院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 记者 刘 磊 文/图

  

宋博武                      宋思思                      彭书慧

  

彭慧敏                      吴大朵                      胡施威

初冬时节,从湖北省教育厅传来佳音:我院宋博武、宋思思、彭书慧、彭慧敏、吴大朵、胡施威同学荣获2018-2019学年国家奖学金。

这一批身边的榜样,传递着前进的力量,感召更多的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宋博武:学科竞赛竞风流

宋博武是机电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中共党员,担任班长。近四年来,他一边坚持专业学习,一边投身学科竞赛,共取得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十项。其中,二战“蓝桥杯”的经历令他感受最深。

大二上学期,第一次参加软件编程类赛事的宋博武,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上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的湖北赛场。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充分的赛前准备,这名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过一路拼搏,闯进了省赛前三名。虽无缘国赛,宋博武却从初战告捷中获得了无穷动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赛场上的时间虽只有四个小时,可是,宋博武与其他参赛成员却在学院老师的指导训练和自学充电中,度过了近一年的艰苦备赛期。大三上学期,再战“蓝桥杯”,宋博武信心十足,顺利取得省赛一等奖,直接晋级全国总决赛。

为了优化结构,在接下来的备赛过程中,宋博武跨专业学习更适合比赛的c++语言。无论学业多忙碌,他每天都坚持在图书馆“啃”书本,在机房和寝室”跑”代码。

安静的夜晚,是宋博武思维最活跃、灵感最充沛的时候。他一边编写程序,一边登上牛客网、51Nod、CSDN等技术交流平台,就碰到的问题与计算机“高手”们进行随机探讨,吸纳不同的观点和声音,打破惯性思维,重构新的理性认知。“在钻研的过程中,源源不断体验到的乐趣与成就感,就是我的提神剂。”宋博武说,寝室的同学早已习惯了他总是最后一个熄灯上床的人。一番努力后,宋博武在全国总决赛场取得优秀奖。

“比赛为学生提高基本功、树立自信心搭建了良好平台,希望自己今后更好地将比赛所学、所练应用到专业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宋博武表示。

宋思思:志愿服务励品质

宋思思是外语系英语师范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担任班级文艺委员。她品学兼优,热心公益,近四年来,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服务中取得佳绩。

大二下学期,她与同班的四名学生申报了题为《“爱出发”留守儿童远程精准支教模式研究》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外语系主要负责人的带领下,项目组5名成员明确分工和进度节点,分头总结研究工作情况、概括阶段性成果、制作项目开支表等,并建立“创新立项QQ群”,利用课余一边构思一边交流。经过反复打磨,根据计划完成材料撰写并按时提交。今年9月,该项目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平台批准立项,经过实践调研、撰写结题报告和成果鉴定,于10月底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结题。

对于节奏飞快、紧张充实的大三学年,宋思思自我评价:“一步一步做得很踏实。”上学期,她和班上四名同学经过报名申请、材料审核,被确定为志愿者,参加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主办的“国际贸易关系与全球经济治理重构”学术研讨会志愿服务。

本次会议有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的百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共招募志愿者25位,大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宋思思和小伙伴们分别负责论坛现场的物料准备、工作餐的协调发放、参会人员引导等工作,她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各项任务,给与会嘉宾和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受到大会主办方的充分肯定。

12月的北京,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依然感到刺骨的寒意。但是宋思思和同学们心里犹如燃着一团火,充满热情:“和学术大咖们相处是很兴奋的,能促进自己不断学习。”宋思思说,“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在奉献中体会快乐、获得成长。”

目前,宋思思正处于考研的冲刺阶段,采访一结束,又埋入书中继续学习,不疾不徐,充满自信。

彭书慧:勤学深耕扎根基

彭书慧是经法系金融学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担任班级文艺委员,被评为2019年校园“学习之星”。目前,正在修读长江大学法学专业双学位。

彭书慧每天保持很高强度的学习状态,面对本专业学习和修读新专业的双重压力,她选择用”拼”来弥补时间和精力的不足。

每天要学习金融学专业课程,加上校本部法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彭书慧几乎没有休息日。多少次,利用周末上完法学专业的课程,她啃着馒头搭乘末班公交车回到寝室,心中却充盈着感动与喜悦。为自己倔强的坚持而感动,为收获新知而喜悦。

惟其艰难,方显勇敢;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在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不下双倍的苦功,是无法完成的。正是凭着一股韧劲和拼劲,彭书慧在两门专业课考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作为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彭书慧比别人更加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机会,争分夺秒,钻研创新。大二时,她和校本部几名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申报了一项外观设计专利,设计内容是“荆州马拉松奖牌”,元素包括虎座鸟架鼓、手舞丝带的小人、祥云等,主色调为红色与金色。其中,丝带象征马拉松起点到终点的路线,小人手舞红丝带象征胜利。

手绘草图、电脑平面设计、3D建模、色彩线条勾勒……一系列设计程序在三个月内顺利完成。在造型与构图方面,团队成员之间曾经产生分歧:究竟是选择虎座鸟架鼓,还是宾阳城楼,作为荆楚文化的标志性元素?不同专业的学生有迥异的看法。相持不下,同学们请教专家,查阅历史资料,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以荆楚标志性图腾虎座鸟架鼓参与奖牌外形设计。

“为什么奖牌正面以红色、金色为主色?”彭书慧说,金色是胜利的光环色,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热情、成功和胜利……在一间教室里,同学们拓展思路、相互启发,整个团队涌动着一股求知和探索的热情。该项专利申请提交后,于今年5月通过审批获得授权。

彭慧敏:营建班风促学风

彭慧敏是设计系园林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中共党员,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她朴素自然,亲切热情,在校学习期间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

大二上学期,同学们面临入校以来第一次英语四级考试。为带动大家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彭慧敏倡议采取手机“软件打卡”的方式,相互监督,记诵单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她以身作则,每天早自习第一个走进教室打卡。在她的示范下,同学们深受感染,纷纷效仿。渐渐地,班里形成一股说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气氛。课余,彭慧敏还主动进寝室、进教室,见缝插针为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补习知识点。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入校第一次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中,全班半数以上同学一次性通过。

“我希望能用个人微小的力量,给予同学力所能及的帮助。”彭慧敏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担当精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是基本要求。

作为班干部,彭慧敏总是积极主动协助班委,做好日常管理,尽心尽责为同学办事、为班级服务,当好老师的助手、同学的公仆。一次专业课上,老师要求本班同学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相应的设计软件,配合教学。同学们对软件操作陌生,普遍感到为难。计算机基础扎实的彭慧敏见状,主动走进寝室,为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帮助。CAD、SU、PS……彭慧敏驾轻就熟,逐项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她一边测试运行,一边为同学耐心讲解软件的应用。在12舍,同班17名同学分布在6间寝室,彭慧敏用了一周的时间,一台一台装好软件,当好安装”义务兵”,确保了专业课程的学习。

大三下学期,在2018学年秋季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工作中,彭慧敏和另一名同学的名字,同时出现在班级推荐名单上。然而,根据评选比例,每个班级只有一个名额。入学以来,彭慧敏的专业成绩一直在班上排名第一,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一笔丰厚的奖学金,对后期的学习生活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关键时刻,经过一番思考,彭慧敏毅然将机会让给了家庭经济更加困难的同班同学。

巴尔赫斯说,把别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这是一种奉献的幸福。在大学的每一天,彭慧敏都在感受着这种幸福。

吴大朵:携笔从军铸军魂

吴大朵是工商管理系会计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中共党员,担任班级学习委员。2014年入学后,应征入伍赴省军区海防某团服役,两年后退役返校继续学习。

部队这座大熔炉锻造了吴大朵,把她炼成了一块好钢。初进连队,在新兵营三个月的训练中,第一次穿上橄榄绿的军装,亲身体验部队严谨的生活作风,吴大朵不仅掌握了标准军姿,更树立了严明的纪律观念,增强了团队意识。

部队生活节奏快,每天时间安排紧。训练期间,吴大朵和战友们不到六点就起床,出早操、整理内务、打扫卫生,井然有序。为了不给集体丢分,吴大朵勤学苦练,展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本色。在这一年的新兵军事考核中,她以出色表现取得优异成绩,被分到特务连,成为连队的第一批女兵。

两年的军旅生涯过得很快,吴大朵的“军人梦”在这里编织和绽放。出操训练、爬杆查线、种菜打猪草,在一系列艰苦训练中,吴大朵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吃苦精神。一个月后,被抽调到团机关单位工作。在机关工作的一年时间,她处理过的近千份文件中,无一份出现纰漏。在年底的表彰大会上,吴大朵被评为团机关“优秀义务兵”。

“是部队和皇冠集团游戏平台塑造了今天的我,希望我所做的一切无愧于军人称号。”服兵役期满返校后,吴大朵一边学习,一边利用课余,继续为地方和高校征兵工作贡献力量。2018年,她作为荆州市武装部“征兵宣传大使”,与一批退役大学生走进荆州各高校,宣传征兵政策,鼓励同学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皇冠集团游戏平台,她一直担任老兵团副团长,在征兵季带领宣讲队深入系部开展宣讲,分享入伍生活与感想,鼓励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军,到部队实现人生价值。

学有余力时,她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申报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全面提升自己。在2018年创青春·汇得行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铜奖;在大三下学期期末考试中,专业成绩取得第一名;在校期间,获学院特等奖学金1次、一等奖学金2次。

目前,吴大朵刚参加过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在继续修读长江大学英语专业双学位。

胡施威:实战练兵炼本领

胡施威是机电系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大三专科学生,他热爱学习、痴迷创新,在校期间,自主创业成立了一间电脑工作室。

工作室位于西校区附近,由三名学生共同创办,经营方向是微课、文案、PPT、FS等,室内布置自由但不随性,充满创意的氛围。

课余,同学们在这个平台实践理论、练习本领、创造价值,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为以后工作做好衔接,非常有成就感。运营近一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接单,已创造不少工作业绩:微课比赛设计、教学方案设计、志愿活动策划、服装文案策划、化妆品营销策划……大家井井有条处理工作,满怀热情服务师生,为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繁荣奉献力量。工作室自创办以来,好评率100%,其中技术服务高于同行业68.79%。

几乎每个周末,在工作室,总能看到胡施威伏案对着电脑制作课件的身影。“在这里,能够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指尖在黑色的键盘上跳跃,心灵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坐在计算机前,胡施威享受着创造的乐趣。

胡施威热衷公益,长期关注困难儿童,每年积极参加爱心捐赠。在校期间,通过各大爱心平台网上捐款数千元,资助患病儿童、贫困儿童。今年下半年,他先后收到了“甘阿凉”少数民族自治州一名贫困儿童和湖北一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网上留言:“谢谢你,好心人。虽然没有见过你,但你已实实在在地帮助了我……”

虽然金额不多,但是只要能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哪怕只是一顿营养早餐、一件过冬的棉服、一对乒乓球拍,或者一本好书,只要能让孩子们感到一丝一毫的温暖,在胡施威的心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之所以会做公益,其实离不开父母对我从小的教育。”胡施威说。今后,他将继续在实践与公益道路上笃定前行,并照亮身边的人。

入校以来,胡施威的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学院“优秀共青团员标兵”“三好学生”等荣誉。他利用课余积极参加校园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动手能力。在第十二届“泮池五月风”科技文化节之“放飞梦想”科技制作大赛中,他和小组成员共同设计的作品“走‘8’字形的机器小车”,凭借良好的外观和功能设计获得二等奖。在备赛、比赛的智慧较量和动手实践过程中,胡施威和小伙伴们进一步提升了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情,并不值得夸奖或作为榜样。”胡施威说。目前,他正在投入紧张的复习,准备参加明年的专升本考试。

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校园里不断诞生着一批又一批榜样,他们身上凝聚着时代精神、优秀品质,源源不断地向莘莘学子传递精神力量,激励大家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摄影 刘磊)

(责任编辑 刘磊)

Copyright © 2023 版权所有  教育与心理学院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33号 邮编:434020  电话:0716-8068678(招办)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