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22年春季学期新时代湖北高校本科素质教育课程选课的通知

发布者:  时间:2022-03-05  浏览:

各教学单位: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选修新时代湖北高校本科素质教育课程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21]12号),学院现开设《伟大抗疫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三门通识教育选修课,具体修读工作安排如下:

一、课程概况

《伟大抗疫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三门课程课程类别为通识教育选修课,慕课形式教学。

1.《伟大抗疫精神》主要讲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协力、顽强拼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同新冠疫情展开了殊死较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课程由武汉大学负责,课程负责人为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沈壮海教授,团队成员包括刘水静、周绍东、朱国伟、简繁、刘钒、赵天鹭、田超伟、梅立润、刘灿。课程分10讲,每讲约60分钟,计16学时、1学分。

2.《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主要讲述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课程由教育部高等皇冠集团游戏平台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课程负责人为教育部高等皇冠集团游戏平台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王炳林教授,团队成员包括陈水林、肖发生、王立兵、李佑新、王刚、程守艳、谭虎娃、潘洵、安巧珍。课程分10讲,每讲约60分钟,计16学时、1学分。

3.《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要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科学家先进事迹、科技前沿发展动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课程由华中科技大学负责,课程负责人为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科学与工程学 院邵新宇教授,团队成员包括李元元、陈孝平等“荆楚科学家精神大讲堂”和华中科技大学“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相关报告专家。课程分5讲,每讲约60分钟,计8学时、0.5学分。

二、选课安排

1.选课时间:3511:00-31017:00

2.选课对象:20172018201920202021级全日制在校生

3.选课网址:http://jwc3.yangtzeu.edu.cn/

三、教学内容安排

1.学习平台:超星尔雅学习通

2.在线课程基本安排:

《伟大抗疫精神》

序号

课程

笫一讲

抗疫精神: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

沈壮海 教授,武汉大学

第二讲

不朽史诗:英雄城市的血火淬炼

朱国伟 副教授,武汉大学

第三讲

最大优势:党的领导与抗疫奇迹

周绍东 教授,武汉大学

笫四讲

巍峨丰碑:民族精神的洗礼升华

刘水静 副教授,武汉大学

笫五讲

生命至上:抗疫精神之为民追求

赵天鹭 讲师,武汉大学

第六讲

举国同心:抗疫精神之人民伟力

田超伟 讲师,武汉大学

笫七讲

舍生忘死:抗疫精神之顽强斗志

梅立润 讲师,武汉大学

第八讲

尊重科学:抗疫精神之求是态度

刘 钒 副教授,武汉大学

第九讲

命运与共:抗疫精神之天下情怀

简 繁 副教授,武汉大学

第十讲

接续奋进:开创民族复兴新征程

刘 灿 讲师,武汉大学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序号

课程内容

主讲人

第一讲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

王炳林 教授,教育部高等皇冠集团游戏平台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笫二讲

红船精神

陈水林 教授,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第三讲

山精神

肖发生 教授,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第四讲

大别山精神

王立兵 教授,黄冈师范学院

第五讲

抗战精神

李佑新 教授,湘潭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抻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第六讲

长征精神

王 刚 教授,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第七讲

遵义会议精神

程守艳 教授,贵州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八讲

延安精神

谭虎娃 教授,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笫九讲

红岩精神

潘 洵 教授,西南大学

第十讲

西柏坡精神

安巧珍 教授,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序号

课程内容

主讲人

第一讲

坚持四个面向,写好顶天立地两篇文章

邵新宇 院士,华中科技大学

第二讲

敢担大任,勇攀高峰

李元元 院士,华中科技大学

笫三讲

励志人生

陈孝平 院士,华中科技大学

第四讲

科研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郭剑波 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第五讲

面向宇宙探索的地外生存与人工光合成

邹志刚 院士,南京大学


四、其他说明

1.各教学单位做好学生选课的组织及指导工作,上课安排再另行通知。

2.凡选课学生应认真修读所有内容,并利用平台软件完成课程学习及考试。不得委托他人进行课程学习和考试。

3.选课事宜联系人:张程 电话:0716-8068585

教务处

202235



Baidu
sogou